第一、耳后骨膜下膿腫,膿液通過破壞,或缺損的骨壁,或乳突尖部骨皮質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膿腫,兒童或乳突期化療好者多見,從而膽脂瘤型伴感染者易發生。
第二、頸部貝佐爾德膿腫,乳突肩部起房發育良好時,乳突間內側骨壁一般較薄,若如圖蓄膿,可穿破該側骨壁,膿液循此破潰口流入胸鎖乳突肌深面,在頸側形成膿腫,稱貝佐爾德膿腫。
第三、迷路炎,是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較常見的并發癥。按病變范圍其病理變化可分為局限性迷路炎,漿液性迷路炎,及化膿性迷路炎三個主要類型。局限性迷路炎亦稱迷路瘺管,多因膽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壞迷路骨壁,以致局部產生瘺管,使中耳與迷路骨內膜或外淋巴系相同。漿液性迷路炎繼發于局限性迷路炎,或由于中耳的細菌性,病毒性毒素,經前庭窗或蝸窗進入內耳引起非化膿性炎癥。化膿性迷路炎是化膿菌侵入內耳,引起迷路彌漫性化膿病變,稱化膿性迷路炎。
第四、耳源性面癱,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常引起周圍性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