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糖尿病稱之為消渴癥,治療時往往會配合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加上口服降糖藥物,血糖控制會很平穩。
一、關元穴,此穴位的作用為緩解尿多,位置為關元位于腹部正中,臍下三寸及四橫指處,雙手搓熱后快速按摩關元穴,可以滋補腎陰、培元固本、補益下焦。
二、內庭穴,作用為控制食欲,內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間縫紋端,食指和拇指放在腳面和腳底,上下對掐揉內庭,可清胃瀉火、控制食欲、還可以治療便秘、緩解牙齒腫痛。
三、魚際穴,具有緩解煩渴的作用,魚際穴位于太陰肺經穴,位于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上消跟肺陰不足、肺熱有關,掐魚際可清肺熱、利咽喉。
四、然谷穴,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它的位置在足內側,首先找到腳的內踝骨,在內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處有一個高骨,高骨的下緣就是然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