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癥狀和體征的不同,將艾滋病病毒感染過程,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及艾滋病期。其中,艾滋病急性期通常發生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2-4周,此期患者的癥狀多表現為肌肉關節酸痛、咽痛、盜汗、腹瀉、嘔吐、皮疹、低熱、淋巴結腫大等。
統計顯示,此期腹瀉的發生率在30%-40%,此期大多數患者臨床癥狀輕微,持續1-3周后癥狀多可自行緩解。故艾滋病急性期腹瀉通過吃藥對癥治療,多能好轉,必要時可給予口服抗生素或腸道益生菌調理治療。
艾滋病急性期癥狀無特異性,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故針對此期患者應當注意篩查,早期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