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炎癥。妊娠期的大部分孕婦都會患妊娠期牙齦炎,癥狀表現為牙間乳頭腫明顯,色暗紅,發亮、松軟,嚴重者可能有潰瘍和假膜形成,如果得不到應有的治療的話,很有可能發展成為牙周炎,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的進一步破壞。
對于患上牙周炎的孕婦來說,一般孕期內發生牙周炎,應該以局部治療為主,主要包括局部的潔治,刮治、沖洗、局部用藥等,一般不需全身用藥。只要局部治療處理得好,無需吃消炎藥。特別是孕婦更不主張吃消炎藥,但可在進行過局部治療之后,配合用漱口水。基礎治療最好在孕期的4、5、6個月的時候,這個時間對孕婦和胎兒比較安全,其余時間容易流產或者早產。
因此,對于牙周炎的治療應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防止因為病情的發展而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