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有可能會引發潰瘍,一般情況下會導致結腸化膿性炎癥性病變,通過結腸鏡檢查往往會發現結腸粘膜有炎癥反應,固有層會呈現毛細血管以及小靜脈出血,并有細胞以及血漿的滲出浸潤,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固有層小血管循環衰竭,引起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壞死的上皮細胞脫落以后就會形成小而淺表的潰瘍,患者會表現為腹痛、腹瀉、膿血便。
對于細菌性痢疾發生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有痢疾桿菌感染導致的,主要是通過感染者以及帶菌者的糞便排出,污染手、食品、水源導致傳播,對于細菌性痢疾有可能會并發關節炎、貧血、中耳炎、口角炎,嚴重的有可能會并發敗血癥,所以對于細菌性痢疾應該注意加強預,防控制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一旦出現細菌性痢疾立即應該積極的治療,應用磺胺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再就是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對癥的止痛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