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腎臟表現,一般在紫癜出現后一至八周內發生。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亦可出現高血壓、水腫,氮質血癥甚至急性腎衰竭。兒童患者出現肉眼血尿的較成人多,少數患者為新月體腎炎,呈急進型腎炎表現,近一半患者表現為腎病綜合癥,腎臟受累的程度與皮膚,胃腸道和關節受累的嚴重程度無關。
二、身外表現:
1)皮疹常對稱分布,以下肢伸側及臀部多見,也可見于上肢,軀干少見。紫癲初起時為小型蕁麻疹一樣或紅色斑點狀,以后逐漸變為紫紅色出血性皮疹,觸摸略高出皮膚,壓之不褪色,皮疹分界清晰,重者融合成片,皮疹中心可有水泡、壞死。
2)關節,多見于膝、踝等大關節,關節腫脹疼痛和活動受限,常呈游走性反復發作,但不遺留關節畸形。
3)消化系統,主要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和便血,最常見的是腹痛,常位于臍周及下腹,呈疼陣發性絞痛,可有壓痛,但無反跳痛及肌緊張。
4)胃腸道出血,表現為黑糞或潛血,呈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