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是指出生后四周內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腦膜炎癥,是常見的危及新生兒生命的疾病。本病常為敗血癥的一部分或者繼發于敗血癥,一般新生兒敗血癥中有25%會并發化膿性腦膜炎。
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臨床癥狀常不典型,尤其是早產兒顱內壓增高出現較晚,缺乏腦膜刺激征,故早期診斷比較困難,所以有懷疑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時應及早檢查腦脊液,早期診斷徹底及時治療,減少死亡率和后遺癥的發生率。
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有可能是出生前感染,有可能是出生時感染,還有可能是出生后感染,一般表現不典型,包括精神、面色欠佳,反應低下、少哭少動、拒乳或者是吮乳減少、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黃疸、肝大、腹脹、休克、嘔吐,前囟隆起或飽滿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出現較晚或者是不明顯景象,頸項強直者甚少見。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為危重疾病,只有早期診斷及時正確的治療才是成功的關鍵,否則容易失聽、失明、癲癇、腦積水、智力或運動障礙等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