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位性低血壓,β受體阻滯劑可以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從而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產生降壓的效果。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引發體位性的低血壓。
二、支氣管痙攣,主要是因為對β2受體產生了阻滯作用,從而引起支氣管痙攣。所以β受體阻滯劑禁用于患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對于一些肺部疾病比較輕的而同時具有β受體阻滯劑治療強烈適應癥時,可以使用β1受體選擇性比較高的藥物。
三、加重外周循環性疾病,這主要是因為對β2受體的阻滯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從而引起指端蒼白、疼痛、間歇性跛行癥狀加重。
四、心動過緩傳導阻滯這主要是因為對β1受體產生阻滯,對心臟的復興頻率和復興傳導作用導致的。β受體阻滯劑引起心動過緩是藥物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
五、心力衰竭加重,β受體阻滯劑是心力衰竭的標準用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力衰竭都適合應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具有潛在的加重心力衰竭癥狀的作用。
六、脂質代謝異常,一般來說與β2受體的阻滯作用有關,表現為甘油三酯、膽固醇明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