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評估自己是否有流行病學史,是否近期前往過疫區,接觸可能被感染的患者或是否發生了群聚性病例等。
對于有流行病學史的人群,當出現了相關的臨床表現時,就要引起重視。例如出現了干咳、發熱、乏力等癥狀,特別是以高熱為主,體溫大于38.5度。當然,部分輕癥患者也可以出現無發熱的現象,患者的乏力感明顯,有時還可以伴有輕度的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肌肉酸痛和腹瀉等臨床癥狀;如果自己感覺有胸悶、氣促,特別是活動后加重時,要重點的排外有無新型肺炎的形成;但對于輕癥的患者可能僅有低熱和乏力等不適。當有流行病學史,又有相關的臨床表現時,要重點的排外有無新型肺炎,及早的前往醫院進行血常規、胸部CT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