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息肉表面有便血、息肉、膿血便、息肉樣損害、里急后重。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次數增多,便中帶有黏液或黏液血便,出現便秘、腹瀉,偶有腹痛。極少數大便時有腫物自肛門脫出,并通過進一步腸鏡檢查能夠明確診斷腸道息肉,通常息肉由于局部炎癥誘發形成。
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見。以結腸和直腸息肉為最多,小腸息肉較少。
息肉主要分為是炎癥性和腺瘤性兩種。炎癥性息肉在炎癥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會自行消失,有惡變傾向。檢查出息肉和確定其病變性質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進行全結腸鏡包括病理檢查,并在腸鏡下進行干預治療。建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