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組異質性惡性克隆性疾病,系造血干細胞祖細胞突變而引起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按病程緩急以及細胞分化的程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各類急性白血病的共同臨床表現是由于正常的造血細胞生成減少,而導致感染,發熱,出血和貧血,也可由于白血病細胞浸潤導致肝,脾,淋巴結腫大,以及其他的器官病變,癥狀的緩急主要取決于白血病細胞在體內的續增長速率和程度。
發熱和感染,約半數以上的患者以發熱起病,當體溫大于38度5,常由感染引起,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約40%-70%的患者疾病時伴出血傾向,包括皮膚黏膜,還有重要臟器的出血,約2/3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確診時有中度的貧血,某些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發病前數月,甚至數年,可先出現難治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