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是直腸的惡性腫瘤,發生與遺傳和環境因素、飲食和社會經濟狀況有關。病因有食物中動物蛋白及脂肪量高、肥胖、家族性腺瘤病、腺瘤等,發病年齡高峰為30~50歲,男性較多見。
臨床癥狀有腹痛、腹部包塊、便血、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大便次數增多、消瘦、貧血和腸梗阻等。80%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多數分化較好。影響預后的形態因素有癌的分化程度、浸潤腸壁的深度和淋巴結轉移率。手術切除后,一般五年生存率為40%~60%。高分化癌淋巴結轉移率低,五年生存率較高,反之,低分化癌比如低分化腺癌、印戒細胞癌和未分化癌淋巴結轉移率高,五年存活率低。一旦發現有便血或者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等癥狀,建議及時去正規醫院的肛腸科或者是腫瘤科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