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是一種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在臨床中,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或兩者同時出現,在臨床當中,患者因強迫思維、反復思考,雖然認為不必要不合理,但擺脫不能,感到痛苦不已,后期通過強迫行為這樣的方式來緩解強迫思維導致的焦慮痛苦體驗,這在一定層面上,使強迫思維得到強化,使強迫癥持續進行,難于治愈。
因此在臨床當中對于強迫癥的治療可以采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式。
心理治療:臨床當中,以認知行為療法和森田療法進行系統治療為主,可以改善強迫癥患者的不合理認知模式,通過暴露反應預防的方法來使患者焦慮得到緩解。森田療法以“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為要義進行系統治療。
藥物治療以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為一線藥物治療,包括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二線藥物如氯丙咪嗪為主,通過足量足療程系統治療,可以聯合心理治療等兩種方式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