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人身體有自身體重的7%~8%重量的血液。如果平時出現頭暈、身體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應盡早就醫,明確是否貧血,并積極進行治療。
血液是流動在人的血管和心臟中的一種紅色不透明的黏稠液體,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的。人體內血液的總量約為體重的7%~8%,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體重為50千克,那么,這個人全身的血液重量為3.5~4.0千克,大約為3500毫升至4000毫升。由于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都有所不同,所以,每個人體內的血液量也有所不同,但是通過體重能夠推算出體內的血液量。
血細胞分為三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能夠為身體各處輸送氧氣,運送營養物質,帶走體內的代謝廢物,為人體提供免疫功能,在調節體溫、調節體內酸堿值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體內缺乏鐵元素,則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引起貧血的癥狀,比如頭暈、面色蒼白、眼瞼發白、身體乏力等。
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多攝入富含鐵元素的食物,比如菠菜、雞蛋、大棗等,有助于緩解癥狀,平時還應加強飲水,避免熬夜,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