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大便出血可能是痔瘡、肛裂、直腸炎等,具體如下:
1、痔瘡:如果在分娩的時候過度用力,或者在分娩的時候子宮壓迫到直腸,可能會導致盆腔靜脈血液回流出現阻礙引起痔瘡。患病后會在局部形成靜脈團,當受到大便刺激時,靜脈團會發生破裂引起出血,有些患者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肛門墜脹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痔瘡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熊膽痔瘡膏等藥物治療。
2、肛裂:產后活動量會明顯減少,此時容易導致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可能會過于干結,容易引起排便不暢,增加患有肛裂的風險。患病后肛門皮膚會出現破損,容易出現出血和疼痛。可以遵醫囑使用高錳酸鉀溶液、硝酸甘油軟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治療。
3、直腸炎:產后身體較為虛弱,容易出現感染,誘發直腸炎,患病后會導致直腸黏膜充血腫脹,直腸黏膜下毛細血管有可能會發生破裂,使大便中大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藥物治療。
除以上比較常見的原因外,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導致,可通過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等手術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