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月寶寶晚上睡覺翻來覆去,趴著哭鬧可能是環境不佳、缺鈣、消化不良、嬰兒濕疹、腸痙攣等原因引起,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的方法進行改善,當寶寶身體出現不適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1、環境不佳:
如果14個月寶寶居住的環境溫度過高或者溫度過低,會誘發身體不適,容易出現異常哭鬧的癥狀。在此期間應調整室內環境,將室內的溫度調整在舒適的范圍之內,可以有效的改善寶寶哭鬧癥狀。
2、缺鈣:
如果寶寶體內缺乏鈣元素,會導致神經異常興奮,容易出現易哭鬧、夜間易驚醒、生長發育遲緩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碳酸鈣D3顆粒、乳酸鈣顆粒等藥物治療。在平時也可以多帶寶寶曬太陽,能夠為身體補充維生素D,對補充鈣元素也有幫助。
3、消化不良:
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少,如果進食過多,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表現為腹脹、食欲下降、惡心嘔吐,還會伴隨著異常哭鬧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小兒健脾散、健兒消食口服液、醒脾養兒顆粒等藥物治療,也可以對寶寶的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能夠加速腸道蠕動,對緩解不適癥狀有幫助。
4、嬰兒濕疹:
如果寶寶對穿著的衣服或者進食的食物過敏,會使機體產生過敏反應,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會出現皮膚發紅、瘙癢、起丘疹的癥狀,也會出現哭鬧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氧化鋅軟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藥物治療,在涂抹藥物之前,需要做好皮膚部位的護理,在用藥后還需要對患處輕輕的按摩,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5、腸痙攣:
腸痙攣是小兒急腹癥的常見癥狀,通常是由于腸壁平滑肌陣發性強烈收縮所引起,會出現腸絞痛的情況,使寶寶出現異常哭鬧的癥狀,可以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對腹部熱敷,也可以就醫選擇針灸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緩解腸痙攣癥狀。
平時應多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一旦寶寶身體出現異常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