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一種慢性炎癥性風濕病,主要表現為下腰部疼痛、肌肉僵硬及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骨質破壞、肺部纖維化及眼部病變等多重危害。
一、主要癥狀
1、下腰部疼痛:炎癥因子刺激下,患者常感下腰部疼痛,晨起時尤為明顯。
2、肌肉僵硬:由于慢性炎癥反應,腰部活動不靈活,肌肉呈現僵硬狀態,活動后可有所減輕。
3、關節活動受限:疾病發展至嚴重程度時,關節活動功能受限,影響正常行走。
二、潛在危害
1、骨質破壞:長期感染可導致局部骨質破壞,甚至引發病理性骨折。
2、肺部纖維化:炎癥因子可能蔓延至肺部,導致肺部纖維化,出現咳嗽、氣短等癥狀。
3、眼部病變:疾病累及眼部時,易發生結膜炎、虹膜炎等病變。
4、脊柱畸形:晚期患者可能出現脊柱側彎畸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5、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晚期可能出現神經系統損傷,導致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后果。
三、治療藥物
在治療脊柱炎時,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用于緩解疼痛和炎癥;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可幫助控制病情進展;以及生物制劑如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對部分患者效果顯著。
脊柱炎是一種復雜的疾病,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至關重要,以減少癥狀帶來的痛苦和防止進一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