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一般指的是肌肉痙攣。孕婦晚上肌肉痙攣考慮是過度勞累、睡覺姿勢不當、子宮壓迫、受涼、缺鈣等原因所致,應針對不同原因選擇不同方法改善。若癥狀持續得不到緩解,建議及時就醫。
1、過度勞累
女性在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不斷生長,體重也會增長過快,容易出現疲勞的情況。若是白天沒有注意休息,長時間過度走動,就會增加肌肉負荷。引起晚上肌肉痙攣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現象,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建議平時多注意休息,每天睡眠時間保證7~9個小時,并且注意勞逸結合,不可以過度勞累。
2、睡覺姿勢不當
如果孕婦晚上睡覺的時候,長時間對一側肢體造成壓迫,影響局部血液循環速度,也可能會引起肌肉痙攣。建議孕婦晚上睡覺時,盡量選擇側臥位的方式入睡。每隔1~2小時可以翻一下身,對緩解不適癥狀有幫助。
3、子宮壓迫
隨著孕周增加,孕婦子宮會不斷增大,容易對下肢靜脈造成壓迫,使局部血液循環受阻,引起晚上出現腿部肌肉痙攣的情況發生。此時,可以利用指腹或掌心對痙攣部位進行按揉,每次按揉10~15分鐘,按揉2~3次,可以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速度。
4、受涼
通常白天和晚上的溫差會比較大,如果孕婦在晚上沒有做好身體保暖工作,受到冷風刺激時,也會引起肌肉收縮,出現痙攣的現象。此時可以使用干凈的毛巾包裹熱水袋,對局部進行熱敷,每次可以熱敷15分鐘左右,每天熱敷2~3次。
5、缺鈣
孕婦對鈣的需求量會比較大,平時沒有注意吃高鈣食物,或者是沒有遵醫囑服用鈣劑,很可能會出現缺鈣的情況。缺鈣時會導致神經興奮性增加,引起肌肉痙攣,還可能會誘發骨骼疼痛。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碳酸鈣顆粒、碳酸鈣D3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用藥治療期間,也可以吃一些高鈣食物,比如魚蝦、酸奶等。
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遵醫囑定期去醫院進行產檢,以便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和自身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