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空洞是肺結核的一種常見病理變化,其CT影像表現具有特征性,對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在CT影像上,肺結核空洞主要表現為肺組織內的空洞性病變,伴隨多種形態的病灶改變。
肺結核空洞在CT上呈現為肺實質內的低密度區域,即空洞本身。這些空洞的大小、形態和位置因個體差異和病情發展階段而異。一般來說,空洞壁較厚且不規則,內壁可能光滑或伴有鈣化,這是結核病變長期發展和修復的結果。除了空洞本身,CT影像還會顯示出空洞周圍的病變情況。周圍肺組織常出現斑片狀、結節狀或條索狀的高密度影,代表結核炎癥的浸潤和增殖。這些病灶的分布和形態有助于醫生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范圍。
肺結核空洞還可能伴隨其他征象,如肺門淋巴結腫大、胸膜增厚或胸腔積液等,這些都是結核感染的間接證據。綜合這些CT影像表現,醫生能夠更準確地診斷肺結核,并評估其活動性和轉歸。抗結核藥物是治療肺結核空洞的關鍵。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它們通過不同的機制殺滅或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具體的藥物選擇和用量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指導來確定。對于疑似肺結核的患者,應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