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面外科|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0人
微創拔牙注意事項有哪些
拔牙后24小時內一般不要漱口,更不要刷牙。由于拔牙術后24小時左右,局部的纖維細胞剛從牙槽骨的壁內向血塊延伸生長,并逐漸的使血凝塊機化,進而變的堅固結實。若急于的漱口則有可能將血凝塊沖掉,進而造成再次出血。 遵循醫囑,拔牙后要咬住壓在傷口上的消毒棉球或者是紗布,以達到壓迫傷口。拔牙后兩到三個小時可以進食,但應該吃一些流質食物,不要喝過熱或者是過燙、過硬的食物。拔牙后數日不要吸煙,因為香煙的煙霧對拔牙創口也會產生有害的刺激,影響血凝的過程。亦不可飲酒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疼痛或者再次出血。
錯頜畸形原因是什么
錯頜畸形的病因可分為內在的遺傳因素和外界的環境因素。 錯頜畸形的遺傳因素,來源于種族演化和個體發育。種族演化主要是人類在數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隨著食物性質的改變,逐步導致人體咀嚼器官產生退化。在咀嚼系統的退化程度方面,咀嚼肌退化程度最大,頜骨次之,牙齒最小。頜骨與牙齒退化程度不一致,導致牙量和骨量的不協調,牙齒產生擁擠,錯合畸形由此出現。個體發育與其它遺傳特征一樣,錯合畸形也可以由親代遺傳給子代。父母雙方牙合形態差異較大者,子代通常更容易患錯頜畸形。遺傳因素在錯頜畸形的病因中占比生較高。 環境因素包括疾病因素,口腔不良習慣,兒童替牙期常因局部障礙造成錯頜畸形。
兔唇會遺傳嗎
唇裂俗稱“兔唇”,指上唇有裂開者,是先天畸形的一種。引起唇裂的確切原因和發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根據大量的實驗研究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可能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非單一的因素所致。概括說來,可分為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兩個方面,并與營養、遺傳、感染、內分泌等因素有關。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直糸親屬中有唇裂畸形者,其后代的唇裂發生率比親屬中無唇裂畸形者要高。遺傳學研究還認為唇裂屬于多基因遺傳性疾病。所以,唇裂有遺傳傾向,但不是一定會遺傳。
引起牙周病的系統性疾病是什么
近些年證實了牙周病不僅累及口腔局部的牙周組織,而且還與全身多系統疾病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如牙周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早產兒、低出生體重的嬰兒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這些疾病并不只會導致牙周病的發生,只是在牙周病的病變過程中會起到促進疾病發展的作用,真正導致牙周病的原因還是個人口腔的衛生不良,個人口腔習慣不好。所以只要保持好口腔的健康,基本上就不會發生這類的情況。
水平阻生齒拔除有哪些技巧
水平阻生齒拔除阻力有鄰牙阻力,軟組織阻力,骨阻力三部分。在拔牙的時候,只要把這三部分阻力去除,就可以把牙齒拔下來。 首先,切開被阻擋的黏膜,翻瓣,去除軟組織阻力。然后把被鄰牙阻擋的阻生齒牙冠用渦輪機分割開,進行分牙,去除鄰牙阻力。最后,用渦輪機去骨,把有阻擋的骨組織磨除,阻生齒就可以用牙挺輕松挺出拔除了。遵循的原則是少去骨,多分牙。
錯頜畸形怎么辦
第一,預防矯治,可采用預防措施來防止各種錯頜畸形的發生,是預防矯治的主要內容,兒童初生萌芽后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防止,如齲得早期治療口腔不良習慣的早期破除,乳牙早失的缺隙保持滯留牙,多生牙的及時拔除,是通過這些預防可防止錯頜畸形的發生。 第二,阻斷矯治,當錯頜牙畸形發生的早期通過簡單的方法進行早期矯治阻斷錯頜畸形的嚴重發展,向發育導向正常,常稱阻斷矯治,如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簡單的矯正器矯治,防止向嚴重的骨骼畸形發展。 第三,一般矯治,一般矯治是口腔正畸矯治中最常見的,根據不同的牙頜面畸形選用各類矯治器,可摘矯治器,固定矯治器,功能矯治器等。
阻生齒拔出以后牙麻怎么回事
拔除阻生齒,特別是阻生齒距離下頜神經管近,可能造成神經的損傷,出現下唇、舌及頦部皮膚的麻木、牙齒不完全性麻木的異常感。如出現此類癥狀,可使用減輕水腫的藥物和促神經恢復的藥物,如維生素b1、b6、b12等。神經損傷多可以在半年內恢復,但是有部分患者不能恢復,可是麻木的區域會逐漸縮小,部分疼痛也可以恢復。
兔唇遺傳嗎
唇裂,俗稱兔唇,發病因素之一就是遺傳因素。很多唇裂患者直系或旁系親屬中可以發現類似的唇腭裂畸形。遺傳學的研究發現,唇裂屬于多基因的遺傳性疾病。但是,唇裂只是有遺傳性,因為引起胚胎的發育和融合障礙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并不完全明了,是由多種因素影響的,并不全是由遺傳因素決定。因此,兔唇可能會遺傳,但不是絕對的。
牙周病最重要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牙周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炎癥、出血紅腫、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導致牙齒必須拔除,引起咬合創傷,使牙齒移位,最后造成牙齒的支持力喪失,剩余牙齒支持力差造成口腔修復困難。牙周病還會造成局部的疼痛、溢膿、口臭等并發癥。全身的影響一般較小。
牙周病的細菌是什么
牙周病是牙齒支持組織包括:牙齦、牙骨質、牙周韌帶、牙槽骨因炎癥所導致的一種疾病,包括累積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深層牙周組織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病具體致病菌有伴放線放線桿菌、牙齦卟啉單胞菌、牙齦類桿菌,中間普氏菌、梭形桿菌螺旋體等,他們大量存在于菌斑和牙石中造成人體牙周組織感染,在局部抵抗力降低的牙體組織中可以造成牙周疾病。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