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三級甲等
金華市中心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33人
聽神經瘤頭會不會痛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的患者常常表現有耳鳴、聽力下降,部分患者會表現有頭痛癥狀。意見建議:頭痛常位于患病的一側同側聽力下降及耳鳴。是聽神經瘤的早期癥狀之一,據統計聽神經瘤中頭痛的早期即可顯示出來的有50%左右,這可能是由于刺激局部腦膜而發生的。腫瘤的中后期可能因為腫瘤壓迫神經導致頭疼。如果腫瘤阻礙腦脊液的循環,導致顱內壓增高,也會表現頭痛的癥狀。
聽神經瘤手術面癱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手術后面癱往往是面神經受損傷導致周圍性的癱瘓。常采用的治療包括針灸治療效果往往比較好,而且治療越早效果越好,針灸并不是一針見血,要經歷三個階段早期治療以祛風通絡解毒為主,中期治療以針灸及活血通絡的藥物治療,后期治療給予養血通絡的針灸治療等針灸治療的同時輔以艾灸、推拿、按摩療法。意見建議:通過以上方法,周圍性面癱治療效果往往得到改善。
晚期聽神經瘤能活多久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晚期腫瘤往往壓迫腦干,導致對側肢體清單以及錐體束征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如果腫瘤進一步發展會威脅到生命。意見建議:對于腫瘤晚期的患者,如果腫瘤壓迫腦干出血、呼吸心跳驟停,可能病人會短時間內就死亡。腫瘤向下發展壓迫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可以出現聲音嘶啞、飲水嗆咳以及吞咽困難。晚期有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如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持續增高,導致腦疝病人短期內死亡。
聽神經瘤手術是全麻嗎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的手術常常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意見建議:目前常采用的手術方式是經中顱窩行腫瘤切除術,此種方法是在硬膜外進行。對腦組織及神經的損傷切了較小,另外一種方法是經迷路入路切除腫瘤,適用于腫瘤位于內聽道內而聽神經功能喪失的患者,手術的優點在于保留面神經的功能。
聽神經瘤ct多少錢
病情分析:頭顱CT檢查是診斷聽神經瘤最主要的影像學檢查手段。意見建議:臨床上頭顱CT的費用一般在180左右,如果是增強掃描可能在200多左右。通過頭顱CT可以明確內聽道的改變以及骨質的受侵犯程度,對于聽神經瘤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幫助,可以判斷腫瘤的大小范圍。如果腫瘤比較小,可以行頭顱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更能清楚的顯示腫瘤的大小范圍。
切除聽神經瘤創口在哪里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術入其手術創口位置也不一樣。意見建議:如果采取的是中顱窩入路行聽神經瘤切除術,手術的切口一般在耳屏后或者是耳屏上方。該手術入路有利于保存聽神經的功能,手術在硬膜外進行,可避免對腦干和小腦的損傷,術后反應較輕,缺點是手術視野狹窄。第2種手術入路是經迷路入路行聽神經瘤切除術。適用于聽神經嚴重喪失而面神經功能正常的中小型的腫瘤。其優點是能完全切除腫瘤,而有利于保存面神經完好。
聽神經瘤能吃什么藥
病情分析:針對聽神經瘤的病因治療目前還沒有特殊的藥物,只能使用藥物進行對癥治療。意見建議:聽神經瘤的患者會表現有耳鳴癥狀可以可以適量的補充維生素b類藥物以及維生素e以及鋅制劑等。減輕耳鳴影響的藥物主要是抗焦慮藥物及抗郁藥,常用的藥物有氯硝西泮、卡馬西平等可以用于治療耳鳴。部分患者可以選用擴血管藥物以及高壓氧艙治療等。
聽神經瘤切除后還會復發嗎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患者手術切除后,有部分患者會表現有復發。意見建議:術中切腫瘤術后影像學證實無殘留腫瘤,而在隨訪的影像學發現術野新生腫瘤影城為聽神經瘤的復發。從臨床的一些統計可以看出聽神經瘤的復發率比較低,僅為0.3%,且復發的時間往往在術后的很長時間,有些報道有10年以上,也有些報道復發率在9%左右。所以聽神經瘤術后應該定期行影像學的隨訪。
聽神經瘤耳鳴眩暈嗎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的患者部分會表現有耳鳴、眩暈的癥狀。意見建議:耳鳴的特點為單側性高,音調如蟬鳴或汽笛聲,早期為間歇性逐漸轉為持續性,常同時伴有其他腦神經的癥狀如頭痛,面部麻木等。內聽道x片CT內聽道掃描腦干電反應測聽可以確診。需要意外到疾病,中耳疾病相鑒別。比如說中耳炎常為低音調,不規則的耳鳴,咽鼓管吹張后耳鳴可消失,但易復發。
聽神經瘤手術風險有哪些
病情分析:聽神經瘤手術后的并發癥的產生與聽神經瘤的大小手術操作的熟練性以及患者全身狀況有密切關系。意見建議:術后即時發生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就是出血而形成的顱內血腫,早期的征象是顱內壓增高造成的反射性的血壓驟增。另外一嚴重并發癥是腦水腫,應加強觀察,必要時做腦室引流,并去除部分梗死的小腦組織。腦脊液漏量多是因為填塞和修補術腔不足或縫合不夠嚴密所導致的。部分患者手術切除或損傷面神經會導致周圍性的面癱,并容易并發暴露性的角膜感染。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