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跟骨骨髓炎治療后多久可以下地行走
病情描述:
跟骨骨髓炎治療后多久可以下地行走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跟骨骨髓炎治療后要等到c反應蛋白,血沉,血常規正常后6~8周才可下地負重行走。
意見建議:
跟骨為大量的松質骨組成,同時跟骨是一個負重的骨骼,不宜過早活動,應該等待新骨形成后方可負重行走。一般骨髓炎控制后,新骨方可形成,一般6~8周后骨質強度才明顯增強,此時才可下地行走。
為你推薦
-
股骨骨折多久可以下地股骨骨折愈合速度,比要比其他的骨頭稍微慢一點,因為它是我們人體中間最大、最長的一個骨頭,它的愈合相對速度,要比其他的骨頭愈合的慢一點。在我們保守治療的情況下,下地的時間可能需要三個月左右,才能部分負重。那么進行了手術治療,也是要比正常的其他骨頭,下地的時間要晚,包括我們做了手術以后,去取鋼板的時間,也建議是相對來說長一點。01:03
-
骨髓炎的治療骨髓炎的發生,主要是外傷和手術引起,血源性的感染比較多見,處理的常用的方法是病灶清除、沖洗、植骨。它的方法常見的是穿刺的吸引術,開放引流術,死骨切除術以及截肢術。我們科里邊常用的方法是:第一,脈沖沖洗、鉸刀、抗生素泵。第二,大塊的骨去除,骨搬移。第三,死骨清除,抗生素鏈珠應用形成抗生素膜,后期行骨移植。第四,皮膚的缺損,會行皮膚的牽拉,免去做皮瓣的手術。01:03
-
跟骨骨折多久可以下地如果病人出現了跟骨骨折的情況,多久可以下地,主要是看骨折斷端損傷的程度,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也就是說在病人出現跟骨骨折以后,如果說骨折斷端對位比較好,損傷相對較輕,一般六周左右,骨折斷端就相對穩定,就可以拄拐下地輕負重走路活動。如果說跟骨骨折以后,骨折斷端損傷比較重,出現了明顯的移位引發了足弓塌陷,或者是跟距關節面平整性破壞,這種情況就需要行手術治療,一般術后需要八周才能夠拄拐下地輕負重活動,所以在病人出現跟骨骨折以后,一定要積極的就診,根據骨折斷端損傷的程度來選擇保守或者是手術治療。語音時長 01:12”
-
骨折幾天可以下地行走骨折之后多長時間可以下地行走,必須要根據具體骨折的部位,受傷的嚴重情況,以及治療的方式來綜合性評價的。如果是下肢的足部、踝關節等地方出現骨折,沒有明顯的移位,只是通過外固定的治療來處理,通常受傷之后4~6周左右的時間,復查x光片,如果看到有骨折線模糊或者骨痂的生長,就可以開始拆除外固定,可以下地走路。如果是脛腓骨或者是股骨出現骨折,這種情況下地走路的時間要相對長一些,必須要6~8周左右的時間。如果是股骨頸,或者是股骨粗隆間出現骨折,可能要8到12周左右的時間,尤其是股骨頸骨折,即使通過正規的手術內固定治療,最快都要三個月至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開始下地行走的。但是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是股骨頸骨折,做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或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手術之后最快3~7天左右,就能夠利用助行器來下地負重行走功能鍛煉。語音時長 01:46”
-
跟骨骨折多久可以下地跟骨骨折通常都需要6~8周的時間才能夠下地走路功能鍛煉。下地前必須要復查x線片,看到有骨折線模糊或者骨痂生長,那么才代表骨折已經達到臨床愈合,才可以放心下地走路。剛開始下地走路的時候骨折端會出現比之前稍微腫脹,但是等活動功能恢復了,那么腫脹會逐漸消退。
-
跟骨骨折多久可以下地病情分析:跟骨骨折經過治療,6-8周可拄拐下地活動,一般12周左右可以棄拐正常活動。跟骨骨折應避免過早下地活動,導致骨折不愈合或二次骨折。意見建議:骨折恢復期間應注意休息,適當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飲食上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類、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在醫師指導下及時進行功能鍛煉,有助于骨折康復。
-
跟骨骨髓炎怎么治療跟骨骨髓炎治療需要有效的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早期可以開窗引流,降低骨內的壓力,防止感染的擴散。如果癥狀嚴重,可以考慮植入松質骨治療。建議平時要多休息,避免勞累、著涼,不能過早的下床活動,更不能劇烈的運動,多吃一些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
骨折多久可以下地在臨床上,對于骨折的病人,如果是骨折愈合順利,大概一個半月左右就可以下地活動,因為如果一個半月左右拍片復查,發現有骨痂生長了,就可以進行下的活動。但是雖然有骨痂生長,骨折的地方還不是很結實,一定要拄拐下地活動,減少負重,千萬不可以完全地進行負重,一旦完全負重就會影響病人骨折愈合,甚至會引起骨折的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