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手術六周后,真正的康復訓練開始了。患者需要做外展肌訓練,這是髖關節置換術后最重要的訓練。所謂髖關節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臀小肌等。這些肌肉不僅可外展髖關節,也能在負重運動中起到穩定的作用,尤其在步行時對穩定骨盆與保持身體平衡發揮重要作用。
鍛煉外展肌,主要靠側抬腿練習,側臥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具體方法為:患者側臥,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腳踝和腳尖向上勾起,與另一條腿呈45度。
在此基礎上,再將患肢向后側伸展,堅持10秒鐘,然后放松10秒鐘,再繼續訓練。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訓練6周后,疼痛會有明顯的緩解,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
開始訓練時,如果外展肌力量很差的話,只能先站立訓練,向側方抬腿,待訓練一段時間,肌力增強后,再逐漸轉為進行側臥位的練習。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置換術后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頭肌鍛煉,但這種訓練在髖關節置換術后并不建議做,因為容易對髖關節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伸直抬腿時需要大腿使勁,這樣抬起的腿就相當于一個撬動的杠桿,用整條腿的重量撬動剛換完的髖關節,這是十分危險的。因此,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不建議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腳不抬腿的練習。